遼寧省總工會把推進勞模和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作為推進工會“1+3+7+N”工作落實體系的重要內容,引導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崗位,廣泛開展技術革新、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目前,省級創新工作室1753個,其中,遼寧省勞模創新工作室512個、遼寧省職工創新工作室1241個,榮獲全國職工創新獎10項,累計完成創新成果近1.2萬項,成果轉化8957項,申請專利3589個。
科學謀劃創新工作室整體布局,助力全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遼寧省總工會圍繞“統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服務推進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22個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為重點,優化調整勞模和職工創新工作室的整體布局,特別是在圍繞打造新時代“六地”方面,持續加大創新工作室的培育,為遼寧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建設創新工作室429個、服務重大創新策源地建設創新工作室480個、服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建設創新工作室650個、服務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建設創新工作室97個、服務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建設創新工作室69個、服務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建設創新工作室28個,在激發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推動我省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短板產業補鏈、新興產業建鏈方面發揮了促進作用。
積極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需求,改進創新工作室培育運行機制
聚焦工會主責主業、突出改革創新,重新修訂《遼寧省勞模創新工作室和職工創新工作室命名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統籌推進職工創新平臺建設,助力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進一步完善了創新工作室的命名范圍、領銜人身份、成果轉化等工作機制。一是精準錨定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引領廣大職工為實現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的目標定位。二是規范明確創新工作室命名范圍和領銜人身份,勞模創新工作室領銜人可由市級及以上勞?;蚴∥逡粍趧营務芦@得者擔任,職工創新工作室領銜人可由技藝精湛的工匠或高級職業技能等級(包括高級技術職稱)人才擔任。三是積極推動職工創新工作室向勞模創新工作室轉化,鼓勵支持做出突出貢獻的職工創新工作室領銜人參評省勞動模范和五一勞動獎評選。四是繼續加大創新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支持力度,綜合考量創新成果的創新性、先進性、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分別給予10萬至50萬元的資金支持,同時擇優推薦參加全國職工創新成果大賽、創新交流大會、創新成果展等高水平技術交流活動。五是鼓勵支持創新工作室橫向聯合,創建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的創新工作室聯盟,省總工會根據創新需求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并提供資金保障。六是建立健全創新工作室變更、退出機制。截至目前,35個職工創新工作室升級為勞模創新工作室,56個創新工作室領銜人予以調整,30個創新工作室予以撤銷,《辦法》的修訂完善,為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全面促進創新工作室提質增效,著力推動創新成果轉化落地
支持企業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賦予創新工作室帶頭人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健全和深化創新工作室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動優質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引導廣大職工愛崗敬業、創新創造,踴躍投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的火熱實踐。一是把勞模創新工作室打造成為職工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的有效平臺,助推全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實訓平臺功能,指導各級工會依靠勞模的業務專長和技術優勢,廣泛開展技術培訓、業務交流、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術攻關、師帶徒等活動,引導職工鉆研技術、增長本領、自覺創新,先后涌現出王剛、趙奇峰、羅佳全等一批創新能力強、創新成果突出、社會效益顯著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先進典型,累計培訓職工11萬人次。二是以培育職工創新工作室為重點和主要抓手,在職工中樹立“人人都能創新”“人人皆可創新”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幫、扶、帶、教作用,帶領廣大職工積極開展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堅持職工創新工作室領銜人不受勞模身份限制,降低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命名“門檻”,全面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把創新能手、高技能人才等職工創新工作室領銜人作為勞模后備人選,為職工創新工作室向勞模創新工作室轉化創造條件。三是推進校企協作,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以遼寧工匠學院及其建設點為載體,充分發揮行業專家和大國工匠專業優勢,強化培訓職能、提高科研能力,進一步擴大創新工作室聯盟的覆蓋面和發展質量,實現技術協同創新、成果資源共享。四是持續深化“四技五小兩比”等技術創新活動,通過舉辦新技術講座、結互助互學對子等靈活多樣的崗位技能提升活動,培養出一大批技術骨干和業務能手,推動創新工作室成為人才集聚孵化的有效平臺。三年來,累計開展“技術革新、技術創新、技術攻關、技術創造”活動企業4600余家、成果數量超1.6萬個,解決了一批“卡脖子”難題,為提高我省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貢獻智慧力量。
下一步,省總工會將繼續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保持戰略定力,堅定振興發展信心,錨定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聚焦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和22個重點產業集群建設,進一步探索工作室創新職能、促進創新成果轉化落地,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人才聚集、集智創新、技術傳承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以工會之力助力建設具有遼寧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決戰決勝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錦州市職工服務中心(錦州市工人文化宮)版權所有
遼寧華??萍加邢薰咎峁┘夹g支持
遼ICP備09011782號-1 遼公網安備 210703020001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