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遼寧省第三屆地方戲曲小戲展演在市文化藝術中心啟幕,參演的22部精品劇目共同展現遼寧風土人物,促進遼寧地方戲曲繁榮發展。
本屆展演由省文化和旅游廳,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廣電局、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承辦。以“匯遼寧小戲、展戲曲風采”為主題,通過搭建創作交流平臺,落實國家及我省戲曲傳承發展相關政策,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在8月19日至23日期間,22部參演劇目陸續展演,涵蓋評劇、遼劇、海城喇叭戲等我省全部地方戲曲劇種。其中,評劇8部、遼劇3部,海城喇叭戲、阜新蒙古劇、凌源影調戲各1部,鐵嶺秧歌戲、拉場戲各3部,木偶戲、呂劇各1部。參演院團來自沈陽、大連等10市及1所大學,涵蓋國有與民營院團,參與廣泛、代表性強。
本屆展演聚焦新人新作,參演小戲劇目均為近兩年來新創作,大力鼓勵年輕演員擔綱主演,為遼寧戲曲藝術舞臺輸送新鮮血液。值得一提的是,呂劇首次參演,這一劇種誕生于山東,后傳入大連,近年來已很少演出。此次大連民營院團排演的呂劇《繼母》,將為展演增添亮點。
錦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文化基因深植。近年來,京劇、評劇等四大院團創排多部精品劇目,文化藝術事業蓬勃發展。為擴大影響力,踐行“戲曲小戲的盛會、城鄉人民的節日”宗旨,此次展演邀請全省戲曲團體和藝術單位現場觀摩,并通過網絡直播供觀眾欣賞。展演期間開展“一戲一評”,由戲曲專家點評指導,助力劇目打磨提升。同時,將評選45周歲以下優秀戲曲人才,授予“遼寧省第三屆地方戲曲小戲展演表演藝術傳承英才”榮譽,激勵戲曲人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