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三大專項行動 建立動態精準幫扶體系 幫扶困難職工全過程不斷線
來源:遼寧省總工會 2024-01-02
2023年以來,省總工會按照三大專項行動工作安排,下發《關于建立健全困難職工動態精準幫扶體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扎實推進全省困難職工幫扶體系動態化、精準化、常態化,讓職工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貢獻工會力量。
《通知》明確,全省工會將建立健全困難職工動態精準幫扶體系,健全完善困難職工主動發現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工會直接聯系服務職工群眾工作機制作用,將“主動發現”作為重要工作內容,通過深入開展萬名工會干部“三走進”專項行動,努力做到“急難愁盼”對象早發現、早報告、早幫扶,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納入幫扶檔案。
主動發現 解“急難愁盼”
盤錦市總工會在開展全體工會干部“三走進”送溫暖活動中,發現了盤錦北方瀝青燃料有限公司職工郎小平的困難情況。郎小平的孩子出生時就被診斷為雙耳重度耳聾,需要佩戴人工耳蝸。價格高昂的人工耳蝸和康復費用,壓得全家喘不過氣。盤錦市總工會為他家送去了省、市兩級工會的幫扶金,解了郎小平的燃眉之急。盤錦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市總工會將通過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進行比對,如果符合條件,會及時為郎小平家建檔立卡,納入動態幫扶,以“全身心、全方位、全時段”服務狀態,使對其的幫扶實現全過程、不斷線。
幫扶郎小平,是工會開展動態精準幫扶、主動發現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的一個縮影。
送溫暖活動,是遼寧工會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扎實履行維權服務基本職責的品牌工作。近日,省總工會再次投入430萬元常態化送溫暖資金,開展一線職工常態化送溫暖活動。省總工會還專門組成慰問組,赴全省各地重點走訪慰問醫療、環衛、城建等行業一線崗位職工。
2023年以來,省總工會撥付省總常態化送溫暖資金4904.8萬元,全總常態化送溫暖資金100萬元,用于全省各級工會開展常態化送溫暖活動。全省各級工會廣泛走訪慰問因企業關停并轉、患重病、子女上學、工傷病亡、遭受各類災害或突發意外等情況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職工,在苦臟累險艱苦崗位工作的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的一線職工等群體,切實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工會組織的溫暖及時送到廣大職工群眾的心坎上。
動態監測 防因困返貧
對于未在檔的困難職工,工會組織通過主動發現工作機制,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對于剛脫困職工和低收入職工,工會組織也不斷健全困難職工家庭生活狀況監測預警機制,對這一群體繼續進行幫扶。
在省總工會的領導下,全省各級工會通過動態監測與跟蹤回訪,密切關注剛脫困收入不穩定、低收入增收能力較弱、因疫因災或其他原因導致收入驟減和支出驟增等困難邊緣的職工家庭,及時將返困職工納入檔案,防止因困返貧,鞏固脫困成果。
錦州市中心醫院困難職工葛紅斌因患尿毒癥加之子女上學,導致生活困難,經基層工會申報建檔后,得到工會組織多年幫扶救助。在省、市兩級工會的幫扶下,2018年,他的子女順利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家庭收入也有所增加,不再符合困難職工建檔標準。為此,錦州市總工會對葛紅斌進行脫困處理。
雖然葛紅斌順利脫困,但工會組織的關愛卻從未遠離。錦州市總工會定期對他進行回訪。2019年,錦州市總工會了解到葛紅斌病情加重,透析費用增加,在經過民政系統比對后,工會及時恢復他家的困難職工檔案,使他得到及時救助。
如今,在各級工會的幫助下,葛紅斌家再次成功脫困,考慮到他的病情易出現反復,市總工會仍將其保留在困難職工動態管理名單中,以便實時監控,及時幫扶。
2023年以來,省總工會組織全省各級工會實施職工困難幫扶項目。實施2022年職工困難幫扶項目288個,下撥2022年職工困難幫扶項目資金2577萬余元,幫扶救助在檔困難職工家庭2975戶、供養人口7548人。實施2023年職工困難幫扶項目105個,下撥2023年職工困難幫扶項目資金1415余萬元。
對困難職工實施動態精準幫扶,全省工會永遠在路上。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省總工會將持續加快推進困難職工幫扶數字化轉型,實現困難職工通過數字化系統做到幫扶工作“一網通辦”,讓幫扶數據多跑路、困難職工少跑腿。“各級工會還要建立幫扶備用金救急工作機制,在檔困難職工遇到臨時性、突發性、特殊性困難,在上級工會暫未撥付職工困難幫扶資金時,及時使用備用金幫扶救助在檔困難職工,做到及時發現、立即幫扶。”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
(文中困難職工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