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黃河等七大流域防洪規劃修編成果通過專家審查
本站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抗洪救災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加快完善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于2022年4月啟動七大流域防洪規劃修編工作。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各流域管理機構全部完成規劃修編成果。近期,珠江、太湖、松花江、遼河、淮河、海河流域防洪規劃修編成果已相繼通過專家審查。12月11日至12日,長江、黃河流域防洪規劃修編成果專家審查會在北京召開,水利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陳敏出席會議并講話,水利部總規劃師吳文慶主持會議。會議成立了由特邀院士、專家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推薦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規劃修編成果進行審查把關并給予肯定,一致同意通過審查。
陳敏強調,保障江河安瀾,要有堅實的防洪規劃基礎。本輪長江、黃河流域防洪規劃修編,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強化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圍繞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安排,科學制定防洪方略、目標指標、規劃布局、任務措施,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洪澇災害防御工作體系,形成規劃修編成果體系。要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專家審查把關作用,確保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專家認為,本輪長江、黃河流域防洪規劃修編,結合流域特點和防洪減災新形勢新要求,系統謀劃新一輪江河防洪治理,著力構建流域防洪減災新格局,成果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系統性、創新性,規劃方案總體合理可行。專家建議,從防洪指標、防洪工程體系、科技創新等方面,進一步完善規劃修編成果。
至此,七大流域防洪規劃修編成果全部通過專家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