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西遼河干流水頭刷新近27年來行進最遠距離
3月21日23時57分,西遼河干流水頭與孝莊河匯入口既有水面銜接,實現總辦窩堡樞紐以下85公里有水,刷新近27年水頭行進最遠距離,對實現2025年西遼河水資源調度目標、復蘇西遼河健康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一盤棋”布局 科學制定年度目標
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深入貫徹落實2025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和水利部決策部署,聚焦全力實現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在水利部調水司的指導下,堅持“流域+省(自治區)”協同聯動、同向發力,科學謀劃全年全線過流工作計劃,明確年度工作“路線圖”,制定春季調度預案“施工圖”,壓實協調指導“責任圖”,以科學的布局、精準的舉措、有力的行動為西遼河春季水資源調度工作夯實基底。
“全流程”監管 有效護衛水頭行進
自春季調度以來,松遼委成立的以委副主任帶隊的6個現場工作組,采取“分段駐守、動態管控”方式常駐西遼河調度現場開展監管工作,應用“無人機+衛星遙感+人工巡查”三位一體交叉互補模式,對西遼河干流、西拉木倫河、老哈河重點河段進行實時監管,對工程運行、口門啟閉、水頭演進以及河道過流等開展不間斷巡查,強化沿線各斷面水文數據應急監測,系統梳理堵點卡點問題并督促整改落實,確保水頭平穩有序向下游行進。
“數字化”賦能 智慧大腦護航調度
堅持數字賦能、智慧應用保障西遼河春季水資源調度工作,松遼委成立由委總規劃師牽頭的技術指導組,圍繞雨水情及氣溫變化開展預判研判分析,利用二維水動力學模型對重點河段水流演進規律、輸水損失、治理線路等進行多方案模擬。同時積極攻關,完成了覆蓋西遼河流域的“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實現了水頭定位跟蹤、影像實時回傳、工程可視化監控及數據動態分析等數字化功能,為春季調度裝上“智慧大腦”,全力護航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工作。
目前,西遼河春季水資源調度工作仍在進行。松遼委將繼續在水利部的領導下,會同內蒙古自治區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科學指導水工程調度,強化現場監管監測,全力推動實現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