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專題學習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我省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凝聚團結奮進力量。省委書記郝鵬主持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新偉,省政協主席周波出席會議。
本次專題學習以集體觀看展覽和聽取專題輔導報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與會同志在省博物館觀看了遼寧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展。會上,國家民委宣講團成員、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員張梧,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題為大家作了專題輔導報告。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鮮明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推動黨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大原創性論斷,蘊含著鮮明政治導向、深遠戰略思維、強烈歷史擔當、真摯為民情懷和科學思想方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要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現實針對性、特殊緊迫性,牢牢抓住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深刻理解“五個共同”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正確把握民族工作的“四對關系”,引導全省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增強“五個認同”,為推動形成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中華民族共同體貢獻遼寧力量。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開創全省民族工作新局面。要強化文化認同,牢固樹立正確中華民族歷史觀,教育引導各族群眾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加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加強青少年教育,讓愛我中華的種子根植各民族青少年的心靈深處,推動我省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構筑共有精神家園。要共同團結奮斗,加大支持力度,發揮資源優勢,推動民族自治縣提升自我發展能力,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大力實施“四邊工程”,創新發展互市貿易,帶動產業發展、邊民致富,推動民族地區和邊境地區高質量發展。要增進民族團結,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叫響“紅色家園”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完善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要堅持依法治理,強化法治思維,加強法治宣傳,依法保障各族群眾的合法權益,不斷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守住民族領域安全底線。
遼寧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展,由省委統戰部、省民族和宗教委、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展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由文明初章、融合匯聚、烽火鑄魂、凝心筑夢等8個單元組成,展陳面積3200平方米,選取了600余件文物藏品、400多幅圖片和9部視頻,生動系統展示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在遼寧這片土地上演進、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遼沈大地上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場景,以及遼寧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作出的重要貢獻。該展覽于7月底至11月底,在省博物館一樓舉辦。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有關領導,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省政府秘書長,省委有關副秘書長,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錦州市職工服務中心(錦州市工人文化宮)版權所有
遼寧華睿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遼ICP備09011782號-1 遼公網安備 21070302000136號